蒸压加气混凝土切块

首页 > 产品中心 > 蒸压加气混凝土切块

汉王科技大模型姗姗来迟 大秀五大商业化落地能力

发布日期: 2023-12-16 作者: 蒸压加气混凝土切块

  实现七连板,但直至“百模大战”号角吹响,仍不见AI方面的实质性进展,股价也因此逐渐散热。

  10月12日,(002362.SZ)终于推出行业大模型——汉王天地大模型,模型涵盖古汉语、法律、教育、办公等多个行业,号称拥有“数据私有化、算力低成本化、深度专业化、知识实时化和生成精准化”的五大商业化落地能力。

  “汉王天地大模型只做私有化部署,成本低至50万起,这是汉王天地大模型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。”总裁朱德永表示。

  春节假期结束后,A股相关股一度强势上涨,汉王科技曾在1月30日至2月7日期间走出了“七连板”的行情。

  获得资金追逐的原因,主要在于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积极回复ChatGPT有关问题时称,“公司目前形成包括多模式识别、智能人机交互、自然语言理解NLP、智能视频分析等AI产业链关键技术。”

  “从维护市值的角度而言,短期炒作符合上市公司的一般逻辑。但长久来看则需要结合应用场景解决产品研究开发与服务构建,以及商业模式的落地实施问题,后者需要长期投入与培育以及市场推广。”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记者。

  2月7日,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。针对股价异动情况与业绩状况,深交所要求汉王科技说明NLP业务的具体产品、应用情况、研发投入及相关财务数据。

  此后,汉王科技股价在3月2日达到高点40.24元/股,继而震荡走低。而年初与其一样活跃的多只AI概念股股价直到6月份才出现回调。

  今年5月,汉王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,公司正在研发的是适度规模参数、适度算力的专业模型,预计2024年年初会推出首款内测版。

  6月份,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宣布正在自研基础大模型,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进行需求挖掘,在数字人文、、档案、司法、医疗、安防等垂直行业重点布局,研发多个行业分支模型,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。

  10月12日,汉王科技的行业大模型姗姗来迟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我国大模型产品已超越120个,这中间还包括20个以上的通用大模型。

 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所长、研究员刘成林在10月12日举办的“2023北京市大模型场景融合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”活动上表示,当前大模型产品数量还在爆发增长阶段,但达到某一数量级后,未来数量将会下降。

  “大模型产品若无法很好地实现业务落地,就会被淘汰,最终能够存活下去的大模型一定有很强的技术特色和应用特色。”他指出。

  据了解,汉王天地大模型具备多模态、语义理解、逻辑推理、数学计算、知识搜索、工具调用、内容生成、多语言和多轮对线大基础能力。

  与此同时,汉王天地大模型呈现出数据私有化、算力低成本化、深度专业化、知识实时化、生成精准化5大特点,当前在古汉语、法律、办公、、医养等多领域落地应用。

  “过去半年汉王不仅在反复锤炼天地大模型的能力,同时也在和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做沟通和调研,来解决大模型应用到专业行业时面临的诸多挑战。”朱德永提到。

  2023年半年报显示,上半年,公司紧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,加强AI相关研发投入,具体有四个方面:

  一是在法律、学科教育、民间传统文化等方向研发汉王天地行业专用大模型,预计今年十月份发布公测;

  二是构建视觉识别模型、自研多模态掌静脉识别技术、跟进语音合成与识别技术,不断丰富模式识别类型;

  三是持续与行业内优质资源方合作,赋能更多教育内容方,为个性化学习和教育公平提供优秀的智能产品;

  四是在嗅觉识别方向与多家医院的耳鼻喉科、神经内科建立合作,并在食品制造业、医疗、环境安全检测等应用场景继续深入研究。

  民生证券研报则指出,单纯发布一个大模型的门槛没有市场想象中的那么高,难的是有一个能持续迭代,性能不断的提高的优质大模型,优质的、独特的数据价值更大。

  值得关注的还是,企业从大模型推出到大模型商业化落地,也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  在汉王科技看来,真正解决行业使用大模型的难题,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产业,服务于消费者这是通用人工智能不落空谈的切实路径。

  目前,汉王科技已经与国家图书馆、档案馆、金融机构以及油气管道等单位达成合作,共同树立大模型行业应用标杆。

  据公司披露,本次发布会上仅展示了汉王天地大模型1.0的成果应用,明年春秋两季还将展示迭代升级的汉王天地大模型2.0和3.0成果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