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老修建修法各不同
发布日期: 2023-12-21 作者: 产品中心
此次承受大修的6栋老修建加起来已是近500岁“高龄”,它们尽管同为民国时期的代表性修建,但修建风格、内部结构和保存现状等方面却不彻底相同。记者在《下关滨江开发区民国修建补葺整治规划的详细计划》中看到,6栋民国修建的补葺方法也各有特色。
江苏邮政管理局原址始建于1918年,地处大马路62号,修建平面为L形,造型雄伟,装修繁复,尤以南立面外墙的水刷石饰面最为精巧。不过,通过几十年的变迁,该修建墙面屡次被抹灰,部分污迹斑斑,不复往日光荣。
据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姜继荣介绍,外立面整治是江苏邮政管理局的补葺要点。结合墙面的资料、尘垢性质和污染程度剖析,外立面补葺将全体用水清洗,部分污染较重的部位用特调的清洗剂清洗,铲除外表涂料、污渍及附着物,尽最大或许神出鬼没外立面本来的色彩、肌理和质感。给外立面“洗完澡”,还要再给墙面涂刷一层无色通明、透气防水的保护膜,进步墙面的防污染才能。
和记洋行原址始建于1915年,坐落浮屠桥西街168号,原为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工办公楼。坡式房顶,是该修建立面外观的重要元素,也是该文物修建的要点保护部位。历经多年运用,房顶部分瓦片破损开裂,屋面部分渗漏,导致室内部分墙体及平顶损坏。
因而,对坡面房顶及相关构件的补葺,成了和记洋行原址大修的要点内容。据介绍,此次补葺将对坡面房顶进行要点翻修,修东西的人会先把屋面的青瓦卸下,并撤除油毡及木望板,然后用高分子资料从头设置防水层,并在顺水条空隙增设保温板材,这样既进步了屋面的保温防水功能,又不会添加屋面厚度。
南京招商局原址始建于1947年,地处江边路24号,原为前期的南京港候船室。该修建出自修建大师杨廷宝之手,外形为仿船形规划,以示水运交通修建的特征。其墙面运用的马赛克饰面和带状的接连小格窗,当年都是国内修建界的前卫之举。
姜继荣表明,从原修建图纸和老照片上可以精确的看出,该修建原有的带状条形窗用木构件隔成了一个个小格窗,与墙面的马赛克小砖相辅相成。但由于后期改造,本来的木窗都被铝合金窗替换,取而代之的是僵硬严寒的金属窗。此次大修将重现修建原貌,将后来改装的铝合金窗撤除,依照图纸原样神出鬼没带状式的接连窗,并改回杨廷宝当年的经典规划——木质小格窗结构。